一、培養目標
圍繞國家對外開放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要,培養適應跨國公司全球商務活動需求的具備運用國際通用語言、開展國際通用管理、理解國際通用規則和掌握國際通用工具能力,具有辯證思維和社會責任感的國際經貿復合型人才👰♀️,努力培養成為國際企業全球運營的業務執行者和未來領導者。
二👟、培養規格及標準
全英語專業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和創新精神🌩,了解全球經濟環境和發展現狀,熟悉國際貿易規則👰🙎🏿♂️、法律與慣例,掌握國際貿易和國際商務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通曉國際貿易和國際商務運作模式,具備較強跨文化適應能力🍥,掌握重要商務計算機應用技能🌋,能夠熟練運用英語開展溝通👹🦬,誠信、寬容😛、博學、務實的全球通用國際經貿人才,具體體現為:
1.通用語言——適應以英語為工作語言的工作環境🪻,掌握1門第二外語,具備在全球開展商務活動所必須的語言溝通交流和國際商務寫作能力。
2.通用規則——熟悉全球通用商務規則😏,特別是在全球開展商務活動所應知曉的相關法律、規則和慣例👁。
3.通用工具——掌握滿足跨國公司開展全球運營需要的定量分析方法手段和商務計算機應用能力⚠。
4.通用管理——具備適應跨國公司開展全球運營所必需的跨文化適應能力、跨文化團隊合作能力和跨文化領導潛力。
通過全球通用商科人才的培養🌙,服務於跨國公司在華運營、服務於中國企業對外投資和服務於上海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三🦌、培養方式
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貫徹因材施教原則⚈,構建全球通用商科人才核心能力培養體系,通過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創新、國際化教學團隊組建,全英語課程體系開發,原版教材和案例使用來構建國際化教育環境,打造實踐、實驗、實習一體化國際商務能力培養平臺和學生海外學習與實習資助體系🧙🏼♂️🌝,致力於培養具有紮實的基礎理論功底、掌握國際先進的管理理論與分析方法、具備跨文化溝通能力和創新拓展能力的全球通用商科人才🙆🏽。
秉承國際化理念🫷🏽,全英語專業在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體系上基本與國際接軌,通過強化學生外語和計算機的基礎訓練(實施英語教學改革、引入海外教師、並推進第二外語能力培養)、強化數理基礎訓練(采用國際原版教材,達到A級標準)👩🏼🎓、註重經濟學與管理學理論基礎訓練(采用國際原版教材)、實施國際商科優秀課程體系(引入海外知名教師和知名企業導師,引進國際優質課程資源)、提供國際交流與學習平臺👶🏽、拓展學生跨國公司和海外實習平臺(為學生提供基於全球化背景的實踐能力訓練)、開展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訓練等,有效實現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養目標。重要舉措體現在⛹🏽:
1.課程體系
遵循“通行👩🏻🦰、深化、聚焦”原則,方法類課程采用國際通行教材和教學方案,進一步推進英語、數學、計算機等課程改革⛅️;在基礎課程中進一步深化經濟學理論培養,強調經濟學在管理領域中的應用🩱;專業核心課程聚焦跨國公司全球運營活動🫴👨🏿⚕️,不斷優化課程體系設計🍈;在選修課程設計上,融合多個領域核心課程🎅,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2.師資隊伍
打造一支由國外知名大學教授🧙♂️、本校教師以及行業內高級管理人員組成的師資隊伍,組建適應課程要求的國際化教學團隊🪀。推行核心課程“1+1+
3.教學方法
采用“小班化”教學和全英語教學😰,采用國際原版教材,按照國際慣例設計課程教學大綱,廣泛采用案例教學、實驗教學、體驗式學習等多種互動教學方法。通過搭建海外學習或海外實習平臺,建立學生海外學習與實習資助體系,為學生提供國際拓展機會;不斷擴大國內外同類高校的合作與交流,增強與跨國企業♧、政府機構等合作⭕️,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踐能力。
四🤴🏿、成績考核
課程考核合格🤦🏼,給予相應的成績、績點和學分🤴。成績考核嚴格按照《沐鸣2公告本科學分製教學培養方案總則》《沐鸣2公告全日製本科生學分製學籍管理規定》和《沐鸣2公告本科課程考核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執行。
五、教學質量保證
不斷完善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建設🙇🏿,建立由中外資機構高管🍄🟫、國際知名學者、教育管理者組成的課程咨詢委員會,不斷完善課程體系設計。
教學運行嚴格按照學校有關質量保證體系規定執行👨🏼⚖️。
六、學製
全英語專業標準學製為四年,詳見《沐鸣2公告全日製本科生學分製學籍管理規定》👩🏼🏫。
七📛👩🏿✈️、學分
總學分 | 必修課 | 選修課 | 課內教學 | 實驗教學 | 集中性實踐教學環節 |
161 | 121 | 40 | 124 | 24 | 13 |
八👗、畢業與學位
1.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培養方案規定的全部課程和學習任務,獲得相應的學分,並符合各項要求者,準予畢業並發給畢業證書🧓🏻。
2.畢業生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和學校《全英語專業學士學位授予工作實施細則》,經學校學位委員會審查通過,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
九、專業指導性教學計劃
本專業指導性教學計劃見附表。
知識、能力和素質矩陣圖
要素 | 內容 | 目標要求 | 方式方法 | 核心課程 |
知識 | 1.數學知識 2.人文科學知識 3.通用規則 4.專業知識 5.相關專業知識 | 1.具備微積分、線性代數、統計等必備的數學知識,具備良好的英語的聽、說、讀、寫等基本知識及能按培養目標要求撰寫規範文檔和報告。 2.掌握紮實的經濟學和管理學基礎理論知識、國際貿易和國際商務基本理論與核心知識🧏♂️,能夠運用相關定性定量研究方法與工具分析和解決國際商務現實問題🐒🙍🏼♀️。 3.了解全球經濟環境和發展現狀;熟悉國際貿易規則👩🚀、法律與慣例🧑🏿🎄;通曉國際貿易和國際商務運作模式🪹。 4.理解並掌握經濟🏙、管理🦝、法律領域相關課程知識,以作為專業知識的有益補充。 | 1.專業知識主要通過運用國際原版教材,開展課程講授👨🔧、小組討論🧓🏿、案例分析與研究報告撰寫📢🪚、相關試驗實踐環節、國際師資合作等方式進行。 2.其它知識主要通過課程教授、小組討論、習題訓練、社會實踐與調查來實現。 | 數學、英語、計算機基礎與應用、統計學、經濟學原理(英)、中級宏微觀經濟學(英)→、計量經濟學(英)、國際經濟學(英)、物流與供應鏈管理(英)、全球創業與公司體系(英)、國際貿易實務(英)、國際金融管理、會計學、公司理財、市場營銷學等 |
能力 | 1.通用工具 2.通用語言 3.通用管理 4.跨文化溝通能力 5.外語應用能力 6.分析決策能力與科學研究能力 7.實踐創新能力 8.情緒管理能力 9.終身學習能力 10.領導能力 | 1.具備較強跨文化適應能力🤙🏽。 2.掌握重要商務計算機應用技能。 3.能夠在跨文化背景下熟練運用英語開展溝通與交流。 4.具備國際經濟與貿易相關領域實踐的分析與決策能力👹。 5.具備在國際經貿相關領域終身開展學習的能力。 | 1.通過構建“1+1+ 2.積極推動案例教學,以此提升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通過完成案例分析報告撰寫和匯報,提高學生專業分析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 3.積極開展課程內小組討論,通過交流與溝通,為學生相互學習提供機會🚣🏼、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思辨能力、進而培養學生的組織、領導和管理能力👸。 | 1.Principles of Economics (經濟學原理)🙎🏼♀️📥、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中級微觀經濟學)🥑、Management(管理學)💇🏻♂️、Intermediate Macroeconomics (中級宏觀經濟學)、Business Statistics(商務統計)、Business Law(國際商法)🌠、Econometrics (計量經濟學)、International Economics (國際經濟學)、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物流與供應鏈管理)、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國際貿易實務)、Global Entrepreneurship and Corporation System(全球創業和公司體系) 2.國際商務談判、商業策劃、國際項目管理、畢業論文、跨境電商實務與模擬 |
素質 | 1.身心健康 2.道德修養 3.理想信念 4.國際視野 5.團隊合作 6.創新精神 | 1.具有強健的體魄和健康向上的心態。 2.遵守公民道德規範👩🏼🦱,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 3.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4.具有全球視野和國際意識。 5.具有創新精神和團隊合作意識。 | 1.通過體育課、軍事訓練、體育比賽🏊🏼♂️、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等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 2.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參與誌願者等各項社會實踐活動等培養道德修養。 3.通過軍事教育與訓練、社會調研、各類講座等樹立學生民族精神⏬。 4.通過推動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和推動創新創業實踐等方式不斷提升學生創新精神和合作意識🤷🏽♂️。 5.通過要求學生參與海外學習與實習,不斷拓展學生全球視野和國際意識⇒,並為學生在國際範圍的持續學習和職業發展奠定基礎。 | 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各類社會實踐🧗🏻、仿真模擬訓練 |